聽新聞
0:00 /
0:00
他買0050、006208⋯想挑低點定期定額!網勸:不如分散扣款

投資的時機點很是關鍵,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,自己每月13日固定投入0050、006208與美股VT、VOO、特斯拉等約5萬元,但近來行情強、常買在月線上方,擔心「不如低點買會吃虧」。貼文引來版友熱議,從「會抓低點還要定期定額?」的冷嘲,到「改成更高頻分散扣款」與「短期資金別進股市」的務實建議,觀點分歧。
原PO說明,採定期定額(DCA)是為長期,但最近市況火熱、價格偏高,猶豫是否調整策略,甚至考慮把每月5萬元改為3萬元,留2萬元「子彈」等回檔;另補充這筆資金「預計明年或後年做頭期款」。
對此,多數網友先點出「邏輯衝突」:DCA本意就是不猜高低,「能知低點就該一筆押注或做價差」,有人直白回「對呀,低點買、高點賣,好煎蛋」,也有人提醒「長期差異低於1%」、「你若會抓點位,期貨槓桿都上了」。此派主張:別為每月波動煩惱,長期持有更關鍵。
第二路建議偏「機械化優化」:既在意進場點,就把「一次扣」改為「高頻小額」——如每週或每日扣款、單筆拆成數次,甚至設定「智慧加減碼/跌多加碼、漲多減碼」;亦有人提「月底、週五」等固定節點,降低同日群體扣款可能的溢價感。
第三路聚焦資金用途風險控管:既然「1~2年內要用於頭期款」,多名網友勸「短期必要資金勿入股」,避免臨用遇修正被迫賣在低檔;可採「一部分持續小額定投+一部分轉定存或貨幣型商品」的雙軌,等出現明顯折價再用預備金加碼,但前提是心理能承受、且不影響買房時程。
整體來看,板上共識並非「放棄DCA」,而是:若對點位敏感,就提升扣款頻率分散成本;若有明確短期資金目標,務必先把安全墊與頭期款獨立存放。至於「挑每月低點」的執念,多數網友一句話總結——能挑低點的人,不會需要定期定額。
※免責聲明: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,而非建議。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,詳閱公開說明書,自負盈虧。
延伸閱讀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共 0 則留言
規範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