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上櫃生技子公司4,600萬現金股利 遭詐騙匯走FBI已介入調查

賴政府放寬家庭幫傭幫了誰?勞團:背離公共托育、助長剝削

MLB/終於亮相了!7-ELEVEN推大谷翔平商品 連安全帽都有

房貸增貸千萬進股市?網友吵翻:0050全壓還是正2搏一把

網友討論房貸增貸進股市配置,有人主張「100%買0050」穩健長抱,也有人挺「正2+留現金」攻守兼備;留言兩極。(本報系資料庫)
網友討論房貸增貸進股市配置,有人主張「100%買0050」穩健長抱,也有人挺「正2+留現金」攻守兼備;留言兩極。(本報系資料庫)

一篇PTT引發熱議,原PO計畫以房貸增貸取得「可能是千萬」資金,長期投資大盤,方案在「100%買0050」與「50%買正2ETF+50%留現金」間猶豫,直言留現金「心裡會比較安定、股災可加碼」,但也擔心正2的長期耗損。

討論區迅速分裂成兩派。保守派提醒「高檔增貸投資」風險不容小覷,主張穩健配置、顧好現金流,甚至建議分批投入、預留利息來源;也有人點名單押大權值更單純,認為「買台積電吧」「0050也是台積電帶上去的」。

進取派則喊話把握行情,主張槓桿放大報酬,直球建議接連出現:「當然是 all in 大樂透」「正二,反正一生就一次 何不兩倍?」也有人推波助瀾:「融資+正二,十年後你會煩惱錢太多」。

也有中間路線的務實派,從心理與風險管理出發,贊成「50%正二+50%現金」的折衷:一方面參與上漲,另一方面保留子彈面對波動;但同時提醒「正二下跌幅度蠻大」,若沒有經歷過大回撤,臨場容易失守紀律。

※免責聲明: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,而非建議。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,詳閱公開說明書,自負盈虧。

ETF 大盤 台積電 0050元大台灣50 00631L元大台灣50正2

延伸閱讀

軍工股漲不停 跟上淘金潮…台船、事欣科等股價強勢表態

機器人商機爆發 概念股燒…原相、擷發、所羅門等積極布局

受惠於主權AI與高度系統整合 麥格理提升鴻海目標價到300元

職場上的交情…離職之後就沒了!菲女狼:真正值得全力以赴的只有自己

相關新聞

拿房子轉貸800萬投入00919...慘被套!他哭:連200元鹹酥雞都不敢點了

台股行情好,不少股民希望把握時機大賺一筆,因此會將房產轉貸,將錢再投入股市,日前有網友分享身邊朋友的操作,沒想到卻因此將生活過得十分拮据,讓原PO不禁感嘆,投資還是要量力而為。

00981T月配息+債息稅務優勢…搭30%台股龍頭!稀飯曝光四大亮點

你手上是不是也同時持有不同屬性的ETF?像是投資(00937B)群益ESG投等債20+這種BBB級長天期債券ETF,追求每月領息;同時也有投資(0050)元大台灣50這類市值型 ETF,把握台股權值股

65歲退休領月退才是真保障?達人無奈:存股月領息20萬居然被當廢物

陪老婆回娘家,一個星期一次,聽她們家族的男人指點春秋。 大致就是不管公司怎樣既然月薪有6位數就應該要忍著一直上班領薪水,一定要耗到65歲領勞保月退才有保障,還有既然辭了就要趕快去找工作,找收入。 結論就是他們姐姐很可憐,好不容易退休那一點月退要養全家,包括那個沒拿到公司資遣費,沒撐到65領勞保月退,也沒去找工作的廢物姐夫。 我也只能沉默聽他們指點春秋,家裡有存股,股息+老婆月退俸一個月20W沒問題這個曾經跟他們說過,其實是被直接忽略,推測他們覺得所謂存股跟股息都是虛的,找一個工作朝九晚五月領15萬才是真的,其他不管說什麼都是廢物。

00919配0.54、股價也沒漲...該放棄?達人反駁:15元買進的年化殖利率14.39%

看到00919今天公布配息後,有些人覺得失落,覺得更換標的怎麼還是那麼差,股價也是都沒沒漲進。甚至我看到一些粉專,拿來當標題做文章覺得有趣。 明天是否會出賣壓?不知道。但把握一有機會就加碼! 實在想不懂2.55%殖利率,到底壞在哪裡?如今00919被講成好像有多糟糕!當初買進時候,這些結果難道都沒有事先想過嗎? 當初15塊錢買進的人,現在的年化殖利率是14.39%。

00918強在哪?近四季配息率11.9%、總報酬近95%…表現拉開差距!

繼去年月配高股息ETF吹起降息風之後,這陣風近期吹向了季配高股息ETF,投資人擔心:「當配息降低,高股息ETF還值得投資嗎?」法人提醒,投資高股息ETF應該回歸初心,不能只關注單次的配息金額,而是相對

006208、00692定期定額6年600多萬…報酬率68%!懶錢包:人人都能複製…在於意願及長期堅持

理財YouTuber懶錢包(摳摳)迎來頻道六週年,她也同步揭曉長達六年的存股成果。這項實驗從2019年開頻道時啟動,固定定期定額投資台灣市值型ETF,並記錄成果分享給粉絲。 六年大盤震盪回顧

商品推薦

udn討論區

0 則留言
規範
  •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  •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  •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  •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