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職/陳金鋒季後交出兵符恐難免 但富邦悍將要對症下藥才行

今年下半季打到7月底富邦悍將還暫居第一,沒想到歷經 「黑色8月」兵敗如山倒,年度戰績幾乎確定墊底,甚至有可能打破2012年興農牛單季最多敗紀錄,依照富邦球團的過往作法,球季結束總教練陳金鋒恐交出兵符,然而,換帥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?戰績真的能谷底反彈嗎?
2012年聯盟還是4隊時期,當時一隊打120場例行賽,興農牛實施全本土政策第2年,整體戰力全面崩盤,不但慘吞77敗,比前一年多出5敗,年度勝率0.330,也只比今年的富邦悍將差一點,甚至可說是「旗鼓相當」。
2012年興農牛沒有洋投,也沒有洋砲,一整季就有12名本土投手擔任過先發投手,林晨樺7勝已是最多,先發輪值全面崩盤,形成負面連鎖效應,牛棚防禦率是超高的6.26,打線只靠林益全撐場,要贏球談何容易。
老牛迷應該知道當時的「全本土牛」,要多慘有多慘,沒想到今年的富邦悍將竟然跟當時的興農牛一樣慘,別忘了,今年富邦悍將可是手握力亞士、魔力藍、布坎南、富藍戈等洋投,近期還有日本投手鈴木駿輔助拳,去年補進張育成和張奕,今年范國宸、申皓瑋又繳出亮眼成績單,牛棚找來李吳永勤助陣,照理說富邦悍將不應該比「全本土牛」還慘才對,很抱歉,就是這麼慘。
2016年義大犀牛勇奪總冠軍,同年底正式轉賣給富邦,冠軍教頭葉君璋續任,但他難擺平球隊內部盤根錯節的問題,2018年季中去職,留下31勝42敗的慘淡成績,交棒給陳連宏。
持平而論,當初陳連宏接下富邦悍將總教練一職,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去解決球團內部問題,而且已初見成效,讓富邦悍將終於有個「球隊的樣子」,陳連宏是2018季中接任、這年和統一獅打季後挑戰賽、也是富邦唯一一次季後賽,你沒看錯,是唯一一次的季後賽,台灣大賽經驗值至今仍掛零。接著2019年帶隊打出隊史最佳0.534勝率、全年是年度第一、但這年上下半季冠軍不同隊、所以富邦沒季後賽打。
令人費解的是,陳連宏帶兵績效亮眼,但依舊難保帥位,2019年球季結束富邦悍將迎來「7冠教頭」洪一中擔任總教練,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,兩年後洪一中轉任顧問,之後再接任台鋼雄鷹總教練,葉君璋則接任味全龍總教練,兩隊都是從無到有一磚一瓦堆疊起來的全新球隊,味全龍在2023年勇奪總冠軍,今年台鋼雄鷹打出十足韌性,有本錢逐鹿中原,就有職棒教練私底下不解,「葉君璋和洪一中離開後都帶得那麼好,到底富邦悍將出了什麼問題?」
富邦悍將呢?2022年由丘昌榮擔任總教練,第1年勝率不到4成,第2年只有4成出頭,只帶兩年就下台一鞠躬,由陳金鋒接下重任,如今鋒總任期也將滿兩年,富邦悍將恐難逃連4年墊底的命運。
有人說,富邦悍將一直換總教練幹嘛,但問題不是一直換總教練,中信兄弟從2014年至今也換了8位總教練,林威助執教兩年多已是最長壽,但中信兄弟只有2023年沒打進過季後賽,幾乎就是季後賽固定班底,近4年奪3冠,證明問題不在總教練,而在球隊文化、體系和後勤支援,同時中信兄弟也沒有多頭馬車領導的問題。
這幾年富邦悍將對外大量尋才,包括洪一中、丘昌榮、黃泰龍到近期的林威助,不少都是從中信兄弟跑過去的,但洪一中、丘昌榮、黃泰龍都黯然離開,如今輪到林威助,許多富邦悍將球迷期待他能徹底改變球隊體質,但我覺得真正要改變的是球團高層的思維。
首先,讓有責任的人有相對的權力,過去富邦悍將通病就是有責的人無權、有權的人無責,官大學問大,這不但讓真正在前線執行作戰的人處處受到掣肘,也難以施展拳腳,而有權的人無責,完全不用為球隊戰績成敗負責,卻手握極大權力,而是讓總教練和教練團一批換過一批,以此保住自己的位置,豈不怪哉。
其次,就是讓球團管理階層扁平、單一化,而非多頭馬車領軍,過去Lamugo桃猿8年豪取6冠,球團領導體系很簡單,就是領隊劉玠廷和總教練洪一中,好處是溝通方便(不見得是順暢,但至少遇到問題可以快速解決),權責分明,洪一中做不好就是打包走人,做得好就繼續帶,劉玠廷手握球團大部分資源,盡全力支持洪一中領導的球隊。
中信兄弟早期也有很多問題,當然也有內鬥紛爭,2017年季末爆發 「五虎將風暴」,2018、2019年戰績甚至比富邦悍將還差,歷經長期黑暗整頓期,該砍的人砍一砍,球團管理階層方向明確,做了不少決策都看到成效,後來中信兄弟撥雲見日,近年已是中職常勝軍。
最後,球團高層必須和球員保持距離,不能有私交,這樣處理事情和做任何決策才能公允,選手才不會選邊站,就像職棒裁判和教練、選手不能當朋友是一樣的,這道理不難懂,但富邦悍將內部卻有一條模糊的界線,相信選手都看在眼裡。
富邦悍將內部問題很複雜、也很簡單,職棒就和職場一樣,困難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人,富邦悍將想拉抬戰績,必須先從根本的人事做起。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