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職/20年後中職又現旅日潮?東瀛的大門為何再度敞開

既去年古林睿煬成為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一員,今年球季也傳出徐若熙、林安可兩位一投一打好手頗受球探關注,也有可能在季後前往日職打拼的消息。短期間內可能連續出現好幾位旅日球員,令人想起約在20年前左右,也曾有過中職選手前仆後繼挑戰東瀛,開啟旅日潮的時刻。
回到2000年代初期,和信鯨打者陳文賓就曾在2002年,以球員交易的形式轉隊到大榮鷹。當時大榮因為秋山幸二引退,需要一位右打砲手,因此找上了這位中職全壘打王。到了2005、2006年,新球團東北樂天金鷲隊為補強投手戰力,先後網羅了誠泰「雙林」林英傑與林恩宇。La new熊王牌左投也受到羅德隊總教練瓦倫泰(Bobby Valentine)賞識,同樣在2006年季後披上羅德戰袍。
除了這幾位以外,還有一位中職球員其實也差點要前往日職,那就是才剛旅美歸國的陳金鋒。陳金鋒在離開道奇隊後,雖然一度接受樂天測試,但是未能成功錄取,於是參加中職選秀加盟La new熊隊。不過在亞洲職棒大賽的好表現後,曾於道奇體系任職,且擔任歐力士外籍總教練的科林斯(Terry Collins)有意願網羅陳金鋒,但當時陳金鋒中意和La new熊隊「白目的隊友」一起打球的氣氛,反而婉拒了這個旅日的機會。
雖然當時中職在短短幾年內,就有好幾位選手成功赴日。不過這些球員有的受傷,有的不適應環境等等,最終都沒能在一軍舞台繳出亮眼成績。往後再有球員先於中職一軍拿出表現,接著受到青睞成功旅日的,就得等到2018年季後的王柏融了。
如今,日本職棒再度密集注意臺灣選手。以背景來看,20年前中職相關旅外規範相對鬆散,幾乎是台、日球團間互有共識就能轉隊,現在則是有旅外相關年資以及入札等規定。這也代表想要外國球隊想要簽下中職現役選手,其實需要的成本比20年前更高。其實除了上述球員,其他像是彭政閔、潘威倫,或者剛引退的林智勝等頂尖級好手,幾乎都碰過曾經有旅外機會,但因為轉隊成本太高等原因告吹的狀況。現在日職球團即使知道成本不低,還是願意簽下王柏融和古林睿煬,並且可能進一步延攬其他本土選手,反映出近來中職的水準和過去相比確實有所提升,使得日職認為值得投資。
另外,日職洋將這幾年普遍表現不佳,也加強他們想從非美職管道尋才的意願。以可能想搶徐若熙的福岡軟銀鷹來講,本季目前有穩定貢獻的洋將僅有王牌左投莫內羅(Liván Moinelo),而他還是由軟銀育成培養,非大聯盟體系的球員。至於其他兩位後援洋投赫南德茲(Darwinzon Hernández)和歐蘇納(Roberto Osuna),前者和去年表現落差較大,後者則是季中就成了傷兵。本來在上個球季曾扛下輪值的史都華(Carter Stewart Jr.),今年也因春訓時受傷,至今尚未在一軍登場。現有洋將戰力並未確實發揮,也難怪球團想要將觸手伸向不同管道。
就球員個別條件來說,徐若熙的球路威力無庸置疑,甚至被評為在短局數內也有機會壓制大聯盟,但續航力是比較常被詬病的地方。但即使連球迷都知道這點,但像是在福岡軟銀鷹球探李杜軒還是在Podcast節目「鍵盤球探」專訪中,還是認為他是今年軟銀外籍選手補強的首要目標。
而過去王柏融的低迷表現,曾讓人以為臺灣野手要再旅日恐有難度,但林安可去年12強對橫山陸人開轟,扛出初速112英里、443英尺的大號全壘打,因此即便賽會整體表現平平,打擊爆發力還是受到肯定,搭配今年賽季出色的表現,讓他出現在日職的追蹤名單上。也證明無論前例如何,只要能夠拿出實力,就有可能受到青睞。
林安可雖然12強整體表現平平,但對橫山轟出大號全壘打令人印象深刻。影片來源:ELTA TV
然而,日職不僅水準出色,球隊風氣也和臺灣大不相同。過去中職出身旅日挑戰的球員中,還沒有誰能夠在日職真正繳出整季漂亮成績單。不過現在日職環境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高壓,而古林睿煬本季在受傷之前,證明確實有壓制一軍的實力,傷癒復出後的表現值得期待。加上如果徐若熙、林安可等更多好手赴日,多了更多挑戰機會,也許有機會突破這個魔咒,擦亮中職旅外的招牌。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