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聯盟選秀會已無驚喜! 台灣職籃「新秀紅利」時代回不去了

台灣職籃TPBL,PLG兩聯盟今年新人選秀會趨於平淡,少了驚喜缺了話題。
儘管兩聯盟11支職業球隊,其中還包括PLG聯盟新成立球隊洋基工程求才若渴,但新人市場已經不再搶手,新人輟學搶進職籃拿大合約紅利也在萎縮。
TPBL聯盟27人報名參選,七隊一共選走8人,夢想家連一個新人都沒選。
PLG聯盟18人報名參選,四隊一共選走4人,領航猿沒選任何新人,新軍洋基工程也只選兩人。洋基工程沒時間培養新人,新秀戰力和天賦對這支新成立球隊都很珍貴,如果不能馬上成為即戰力,對洋基工程意義不大。
兩聯盟11隊一共只挑中12名新人,其中有兩支球隊一個新人都沒選,台灣職籃走過五年,除非是超級尖新人即戰力,否則已經很難像當年高國豪、阿巴西那樣,生涯第一分合約年薪就破700萬,超出外界預料。
除了兩個職籃聯盟,SBL超籃新人選秀情況也差不多,台啤同樣一個沒選,所有球隊幾乎不再需要更多天賦和引進新人,球員市場趨近飽和,除非是超級新人,馬上可以成為球隊主力,否則都很難再拿到一分超額新人合約,這樣的現象也會愈來愈普遍。
新人不再是大多數球隊需要的紅利,球員市場行情、需求已經到頂,未來新人想要再拿到數倍於現實與市行情合約將難上加難。
這樣的情況凸顯台灣職籃幾個現象:
1、台灣職籃經過五年擴張和市場發展,球員天賦和人手已經飽和,大多數球隊都有半生不熟新人和中生代,更多是選進來2-3年還根本上不了場年輕球員,再挑潛力新人入隊只會造成球團負擔。
2、去年夏天195公分前鋒藍少甫從PLG職籃聯盟轉戰SBL超籃裕隆,今年夏天194公分前鋒韓杰諭也從PLG職籃聯盟轉戰SBL超籃台銀。
藍少甫和韓杰諭都曾經是中華男籃國手,還打不上主力,都具備相當實力和天賦,過去3-4年職籃生涯根本打不到球,連基本輪換陣容都擺不進去,最終兩人先後決定轉戰次級聯盟SBL,這兩人在SBL都能成為球隊先發主力和即戰力。
3、以今年TPBL選秀狀元191公分後衛劉承勳和PLG選秀狀元194公分前鋒葉惟捷為樣本,兩人都是中華男籃未來主力國手,但3-4年內在中華隊都還打不到球。
劉承勳加入TPBL新竹攻城獅,他改變不了這支球隊,從板凳出發至少要磨兩年。葉惟捷加入PLG新軍洋基工程,應該打得進輪換,因為洋基工程就是一支新球隊,所有球員都有機會證明自己可以成為主力,但葉惟捷未來也需要至少磨個2-3年才有可能成為職籃主力。
時間還很長,考驗還很多,各種挑戰和壓力都是未知數,劉承勳和葉惟捷除了運氣和機緣,他們都需要加倍甚至三倍努力自律,完成超越和提升。
4、台灣職籃TPBL、PLG兩聯盟已經脫離草創,再有名氣新人也很難再拿到讓人咋舌超值合約,畢竟再出色超級新人都不能馬上成為球隊第一主力,可以賣票帶來滿滿人氣和熱潮。
職籃球員市場將會回歸基本面,新人有新人養成時間和合約標準,除非你是中華男籃先發級主力國手,否則再出色超級天才新人進入職籃都很難打上主力,絕大多數連進入基本輪換陣容都非常困難。
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兩職籃和SBL超籃在新人選秀會普遍趨於保守,選人意願和需求都不高主因。
再出色超級新人都擺不進先發主力,大多不能成為即戰力,馬上提升球隊競爭力,台灣職籃11支球隊和SBL超籃五支球隊對新人的需求和迫切性已經消失。
新人紅利根本派不上用場,絕大多數新人也很難再拿到兩倍甚至三倍身價合約,在職籃得到合理上場時間和空間,這個現象將會持續下去。
不管是國內大學球員還是旅外打大學籃球球員,專注好好念書努力讀書,學習自律,這才是未來最好出路和人生課程。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