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職/微笑強投浴火重生 徐若熙投向夢想彼端

【撰文・鍾亞芳】
數次傷痛淬鍊心志,徐若熙從課後偷溜去打球淘氣少年,蛻變成為火球強投,臉上始終帶著堅定笑容,手中小白球不只霸氣壓制對手,更寫下動人心弦傳奇篇章。
幼時活潑好動,看著哥哥揮灑汗水打棒球身影,自然而然愛上這項運動,雖然家人一開始反對,希望專注讀書,但他始終放不下對棒球執著,課後輔導偶爾調皮溜出教室去打球,「那時就是用盡一切辦法想打棒球。」隨著國中場上表現漸入佳境,家人態度逐漸轉變,開始支持追逐棒球夢。
火球少年棒球路 從「丟不進好球帶」開始
剛接受正規訓練,徐若熙投球並不理想,基層棒球分工不若職棒細膩,少棒時期投打兼修很常見,最初練投時,相當盼望能在比賽中登板,但第一次上場投球,竟連好球帶都丟不進去,對投手嚮往並未因此消退,反而更加堅定,每一步都踏實努力,為未來累積力量。
進入平鎮高中,身邊都是各地菁英好手,攻守兼備,雖然守備能力不錯,但打擊與隊友差距明顯,國中曾在國際賽繳出5局9K亮眼表現,高一便開始專職投手。「那時其實滿開心,至少有一個位置可以上場比賽。」然而高一尾聲、玉山盃大賽結束後,手臂出現異樣,「丟到手肘會痛,跟單純疲勞不同。」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骨刺問題,首次面對開刀忐忑不安,只能安慰自己至少不是韌帶有狀況,但仍忍不住懷疑是否真的適合當投手,術前焦慮不安,術後則努力復健,逐漸不再胡思亂想。
青棒時假日才能用手機,每次拿到手機就拚命尋找訓練方法:「像投球方式、協調性訓練,或是不需太用力也能丟出球速方法,常看影片學習,記得那時候模仿則本昂大動作,一直看、一直學。」在手術與復健磨練下,徐若熙重返投手丘狀態更勝以往,隔年一月多在木棒聯賽復出,球速竟比術前更快,從138提升到144公里,高三長華盃甚至飆出逼近150公里球速,成為關鍵主力,多場大賽都交由他壓制對手,球速愈投愈快,表現愈來愈亮眼,「徐若熙」這個名字逐漸嶄露頭角,受到矚目。
初登板投出驚嘆 保護政策守護王牌未來
2019年投入選秀,身為各界關注青棒大物,順利以首輪獲選。2020年迎來職棒生涯首個球季,雖然在二軍熱身賽僅出賽1場,就因傷勢接受右肘骨刺清除手術,但心境已與青棒時期不同,「這次開刀比較平常心,職棒環境好,復原時間拉得更長,希望能以更完整狀態回來。」同年9月15日於二軍先發復出,兩局投球未讓打者上壘,送出兩次奪三振、無失分,隨後更在二軍冠軍戰飆出157公里火球,驚艷各界,連自己都難以置信,「這麼矮、這麼瘦,怎麼能丟超過150公里?後來想想,可能是職業訓練比較扎實,加上運科幫了很多忙。」
2020年尾聲歸來,除了手臂更健康,也更重視身體強化,全方位備戰2021年球季。3月17日懷著興奮又緊張心情迎來一軍初登板,對手正是前一季戰績第一的中信兄弟,徐若熙3.2局投球,出局數皆為奪三振,締造中職新紀錄,也寫下菜鳥初登板單場最多奪三振新猷,火球少年名號迅速打響,吸引國際媒體關注。接下來兩戰共投8.2局送出16張老K,3場比賽累積26K,一舉刷新郭李建夫保持3戰22K土投紀錄,不僅K功驚人,直球均速逼近150公里,每場登板都備受期待。
然而,教練團為了保護這位前途無量新星,制定嚴格用球數限制,即便投球內容出色,因局數不足始終無法達到勝投條件,前12場出賽戰績0勝5敗,直到8月8日開局連飆8次奪三振,最終5局84球僅被擊出兩支安打、失1分,終於收下生涯首勝。一軍菜鳥球季20場出賽、81局投出98次奪三振,防禦率3.11、WHIP 1.11、K9值10.89,三項數據皆居聯盟前段班,雖因百局限制未能挑戰單季最快百K紀錄,表現仍令人刮目相看,面對掌聲,他依舊謙遜:「不是我能力好,可能因為是新人,大家沒有很熟悉,現在面對比較久了,有時第一局也會失分,投打互相熟悉了,還是要找方法再進步。」
韌帶撕裂重擊夢想 復健煎熬淬鍊王牌
帶著菜鳥年歷練準備迎接2022年,原以為能在新賽季展翅高飛,教練團甚至預告放寬限制,讓這位少年強投有更多揮灑空間,命運卻再給予沉重一擊——春訓不久感覺右肘不適,4月初確診為韌帶撕裂傷。
徐若熙原想以最快方式處理,唯一選項就是開刀,不過防護團隊建議以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RP)方式治療,預計進行3次,每次注射得間隔一段時間,意味勢必錯過開季,比起傷痛,更難熬是「不知道結果」,無法確定這樣做是否有效,甚至懷疑是否還能回到投手丘。
忍耐內心糾結同時仍堅定意志按表操課,數月後狀況稍有好轉,但來到需要出力階段時,手肘仍舊有狀況,最後只能選擇開刀一途,術後為了讓韌帶好好恢復,手肘必須維持90度彎曲整整兩個月,無論吃飯、洗澡、睡覺……都得戴著支架,漫長固定時間產生嚴重沾黏,拆掉支架後手臂甚至自動彎曲,無法伸直,進入凹角度階段,更是痛不欲生的煎熬,除了沾黏問題需要克服,手術過程無可避免影響神經,術後有如螞蟻在指尖竄動又痠又麻,須在按摩及休息間取得平衡,讓神經能更好復原,這段時間,徐若熙抱持「一定要回到投手丘」信念,熬過漫長難耐復健期。
原本該在投手丘大放異彩少年,卻被困於傷痛桎梏,宛如籠中困獸,幸好防護團隊始終以耐心與理解接住徐若熙的不安,當偶有抗拒情緒,溫和解釋治療與否可能衍伸的不同結果,讓他自行決定,「當防護員講這些,就代表我可能因為不多做這一、兩組,以後還會再遇到一樣的事,也可能因為不多做這一、兩組,也許之後就丟不到150以上,無法再超越自己水準。」
全文未完,更多內容「傷痛中浴火重生 冠軍戰華麗復出」、「『微笑心法』征服難關解禁全力揮灑」請參閱最新一期《職業棒球雜誌》(第522期)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