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訊

柯文哲7000萬交保檢抗告 台灣高等法院合議庭組成出爐

921鬼門關別說「再見」!命理師曝8大禁忌、3生肖運勢黑翻紅

追外國YTR不怕聽不懂!YouTube將開放AI配音 不用字幕也能看懂影片

【專家之眼】重新思考大學升學制度的本質與未來

台灣的大學招生制度看似追求多元,其實內涵仍被一套以績效與管理為導向的機制所牢牢綁住,標準化地輸出一批又一批外觀類似的青年。圖為台大校園外觀及學生。本報資料照
台灣的大學招生制度看似追求多元,其實內涵仍被一套以績效與管理為導向的機制所牢牢綁住,標準化地輸出一批又一批外觀類似的青年。圖為台大校園外觀及學生。本報資料照

台灣的大學招生制度看似追求多元,其實內涵仍被一套以績效與管理為導向的機制所牢牢綁住。從課綱設計、學習歷程、備審資料到學測門檻與倍率篩選,整體體系仿若工廠流水線,標準化地輸出一批又一批外觀類似的青年,卻少有人能真正展現個性與潛力。所謂的「多元發展」往往不過是另一種單一價值的包裝,每個學生都在模仿樣板、參與相同營隊、撰寫相似的動機信,只為換取入學門票的一絲機會。

這樣的制度,無異於在年輕人的心靈尚未成形之際,就為其量身訂做一件由他人剪裁的制服。教育本應引導學子認識自我、發現熱情,卻被升學機制反向主導,將本該自由生長的多樣性壓扁為同一張考卷下的相同頻率。

一位大學教授親自參與學測,體會到不再熟悉的考題與標準,深刻感受到制度與現實的落差。他驚覺,即便已身為一名教授,若以當前學測成績申請大學,竟也無法進入自己任教的系所。這不僅說明評量標準與實際能力的錯置,也凸顯學生在當前制度下的困境,不論其他科目多麼出色,只要有一科掉鏈子,整體升學路徑便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倒塌。

更嚴重的是,升學機制的設計潛藏著對社會階級流動的壓抑。那些可以提供資源、安排課外活動與補習課程的家庭,得以精準部署每一步升學策略。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生,即便努力不懈,仍可能因缺乏「加分項」而無法脫穎而出。申請書上的「志工經歷」或「學習歷程檔案」,儼然成了新的文化資本考驗。要打破這樣的困局,僅靠修補既有制度的枝微末節,無法真正撼動根本問題。所以我們應從更宏觀的角度,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,重新構思選才的本質與目的。

美國的大學以申請制度為主,但其審查重點並非考試成績,而是全面理解學生的背景、個性、潛力與貢獻。在美國的邏輯中,多樣性本身就是一種價值,學生的多元經驗被視為提升校園創新與活力的資產。這種選才哲學來自一個根本認識,未來社會需要能夠在不確定與變動中自我驅動的人,而非只能在確定與穩定中應付考試的機器。

南韓近年也放棄一試定終身的入學模式,改採建立學生學習資料庫,透過申請與面談方式招生。這讓大學能夠看到學生學習軌跡與潛在特質,非僅憑一次考試的得分判斷其未來可塑性。同樣地,日本東京大學也逐步嘗試引入開放式問答,以激發學生思考與表達能力,非僅考核記憶與公式應用。這些轉向的背後,皆是對人才定義的重新詮釋。人才不應只是成績好的人,而是能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創造價值與意義的人。

當然名校情結仍然深植於許多家長與學生心中,這與就業市場的「訊號理論」息息相關。當雇主無法從履歷中辨識一位年輕人的實質能力時,名校便成了最方便的篩選工具。但這也導致教育變成了升學與就業的「跳板工廠」,而非培養完整人格與社會責任感的場域。

為了突破這種困境,國際間也有新的嘗試。例如歐洲推動「資歷架構」(Qualifications Framework),讓學生無論是透過正式教育、非正式訓練或工作經驗,都能獲得認證與學分。如此一來,大學不再是唯一的晉升管道,企業也能擁有多元評估人才的依據。

對台灣而言,這樣的變革或許並不容易,但卻是邁向真正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一步。如果我們願意從「怎麼招生」開始反思「我們要什麼樣的人才」,那麼升學制度就不再只是競爭的遊戲規則,可以成為一種社會價值的具體實踐。

從「選誰進來」改為「我們希望他成為誰」,這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之道。升學制度不是教育的終點,而是教育價值的延伸。唯有破除管理主義下的表面多元,落實真正的個別理解與尊重差異,台灣的未來才有可能孕育出更多樣、更自由、更有創造力的一代。這樣的制度,才配得上我們對教育「公平、正義、希望」的所有期許。

升學 學測 機制

延伸閱讀

北京市前副市長高朋受賄1.8億 被判12年

港仍有430人涉反送中、違國安法在囚 一直有助高學歷升學

港首間中醫醫院12.11起分階段啟用 人才庫網登記近千人

大學系主任新竹城隍祭遺失背包…內有心愛labubu 感謝好人拾獲送警

相關新聞

【專家之眼】重新思考大學升學制度的本質與未來

台灣的大學招生制度看似追求多元,其實內涵仍被一套以績效與管理為導向的機制所牢牢綁住。從課綱設計、學習歷程、備審資料到學測...

每天苦讀卻只上私大…她求問頂大生讀書祕訣 過來人曝差別

不少學生對頂尖大學錄取者的讀書方式充滿好奇,近日有位女網友在...

聽媽媽的話 「最佳辯士」考上成大醫

台中楊姓學生因學習歷程檔案寫下「最佳辯士」頭銜遭檢舉後,被原已錄取的5校醫學系取消錄取資格,該生參加分科測驗,花35天考...

「最佳辯士」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他曝原要重考 35天後考上成大醫

台中一名高中學生因學習歷程檔案中寫下「最佳辯士」等字眼,被陽明交通大學等5所醫學系取消錄取資格,該生選擇參加分科測驗,僅...

東海大學今年首度「三路」滿招 3000多位「新生入門」爆棚

東海大學招生今年創佳績,在分發入學、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三大管道全面滿招,締造「三路滿招」紀錄。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前天在「...

繁星遭撤錄取!台中女學霸被證實考回台大醫 美照曝光2萬人朝聖

台中一中高姓女學生今年初透過繁星推薦錄取台大醫學系,卻因科展作品疑涉抄襲遭撤銷錄取資格。事後她參加分科測驗,僅用九天時間準備,最終以高分再度考上台大醫學系。醫師沈政男也曾表示,這項紀錄在台大百年歷史中堪稱空前絕後,稱她不是「女學霸」,而是「文曲星下凡」。最近高姓女學生也在「吃貨台大」亮相,證實考回台大。

商品推薦

udn討論區

0 則留言
規範
  •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  •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  •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  •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