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AI「密度鏈」幫你做摘要整理 半小時內審閱完30頁文件、簡潔不失細節

摘要整理
如果每天都被大量來自電子郵件、簡報、冗長文件和報告的資訊淹沒,要看完這些內容並歸納重點便是一大挑戰。
假設你需要在半小時內審閱一份三十頁的文件。由於時間不夠,你幾乎只能閱讀執行摘要和第一部分。
然而,你擔心可能會錯過一些重點,無法做出合理建議。你可以要求生成式AI摘要這份文件,建立要點清單,並注明每個要點來自哪個章節或哪一頁。
試試看:請生成式AI為即將舉行的活動報告[請自行指定報告]撰寫摘要。摘要應凸顯這份報告的重要觀察,而且不超過四段。
試試看:請生成式AI比較同個主題的兩篇文章,簡要列出文章一[請自行指定文章]與文章二[請自行指定文章]的差異和共同點。
〔實戰案例〕生成式AI是你的助理
摘要整理的進階技巧
對於冗長、複雜的文件,可利用進階的提示技巧,讓生成式AI幫忙做摘要整理。其中之一是「密度鏈」(chain of density)。這個做法能建立一連串包含愈來愈多細節的摘要。
密度鏈透過反覆進行、逐步補充內容來完成,把原始文件前一版摘要未涵蓋的重要細節逐步納入。雖然摘要的資訊密度增加,依然能保持簡潔,維持相同的長度。
舉例來說,胡安身為中階主管,必須對一篇關於公司業績的長篇商業報告做摘要整理。胡安在密度鏈技巧的啟發下,設計一串連續提示詞,以利生成更簡潔和資訊密度更高的摘要:
試試看:基本摘要。胡安請生成式AI「以不超過四句話提供第一季度銷售報告的簡明摘要,把重點放在整體表現上」。
試試看:紮實、詳細的摘要。胡安請生成式AI「撰寫一個更緊湊的新摘要,補充先前摘要中缺少的相關資訊,文章長度要相同,避免冗長語句」。
胡安重複第二個提示數次,進而生成更精簡但資訊豐富的摘要。 應用這個技巧時,必須指定下列條件:
摘要長度。指定句子的數量。
資訊深度。從廣泛的概述開始,逐漸要求包含更多在先前摘要中未提及的具體細節。
準確性。要求生成式AI使用準確的資訊。換句話說,要以原始報告做為依據。
篇幅限制。不同的生成式AI模型輸入框(輸入問題或命令的區域)能插入的文字長度可能有所不同。如果長篇文件需要做摘要整理,可在限制範圍內分成若干個段落上傳。
(本文出自《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》作者:艾麗莎.法瑞, 賈布里.羅薩尼 譯者:廖月娟)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