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磅快評】拿觀光優等生當墊背 官員不知攻錯真汗顏

繼CNN形容台灣交通是「行人地獄」之後,最近又有德國媒體報導稱台灣交通死亡人數比911恐怖,呼籲要來台旅遊者三思。這則報導引來官方關注,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回應四平八穩,表示確有改善空間,感謝外媒提醒;不過交通部觀光署卻稱這是片面誤解,還說觀光大國泰國的交通比台灣還差,這種回應根本畫錯重點,還得罪泰國,足列負面案例。
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日前報導,指2022年全台發生超過37.5萬起事故,造成3千多人死亡,38.9萬人受傷,比911恐攻死亡人數2977人還多;報導更指台灣駕駛多半缺乏交通規則意識,行人走在路上像是在玩「生死遊戲」,政府雖陸續推動行人保護措施與增設監視器,罰款卻偏低,作者曾向警方反映卻遭漠視,文末呼籲要到台灣旅遊者要三思。
這篇報導有其根據,並非憑空杜,自有參考價值。主責的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司長吳東凌回應,從數據看來確有改善空間,感謝外媒報導提醒,未來改變的速度及幅度可以再快、再大一點;有關警方執法,他表示會與警政署溝通;針對外媒呼籲旅客來台前要三思,吳認為有點過頭,希望不要影響到台灣觀光,台灣風景美、民眾也友善,全球觀光客可以放心來台灣玩。
吳東凌沒有否認台灣交通有改善空間,某種程度為警方執法說話,也認為外媒呼籲來台前要三思的說法為有點過頭。坦白說,這樣的回應還算合宜,一方面強調會努力持續改善交通安全,也顧及警方立場,更不忘為觀光加持,算是面面俱到。
比較有爭議的是觀光署官員的態度,指外媒報導對台灣觀光形象有傷害,這只是片面誤解;官員還以自身的觀察,直指泰國的交通環境就比台灣還要差,還是有很多國際旅客喜愛台灣旅遊環境。
觀光署管的是觀光,泰國交通不好是事實,但由觀光署官員來點評,恐怕就撈過界了。該署官員稱報導對台灣觀光有負面影響,但台灣觀光近年來的觀光表現差強人意卻是事實。台灣今年的目標為1000萬人次,但日前已悄悄下調到900萬人次,再往前看,2021年僅14萬人次,2022年60萬6346人次、2023年648.7萬人次、2024年785.8萬人次,始終沒回到疫情前的高峰。
反觀泰國的表現又如何?2020年受疫情影響,觀光客人數全面下滑,2021年僅有42.8萬人次,但到了2024年已強勁復甦,國際旅客達3554萬人次,已接近2019年的水準;泰國政府更將今年訂為「驚豔泰國觀光暨體育年」,目標設定在3600萬至3900萬人次,表現出極為旺盛的企圖心。
泰國觀光排名一直名列前茅,去年被《CEOWORLD》雜誌選為「最佳旅遊國家」榜首,曼谷在2023年和2024年也分別被萬事達卡和歐睿國際評選為「全球最受歡迎城市」。這些評價並非從天而降,而是泰國官方提供多國免簽待遇、延長停留期間,簡化入境手續、改善基礎設施、重啟航班航線、充實旅遊元素及豐富旅遊體驗,一步步累積而來,台灣被外媒報導說交通差,竟想拿觀光優等生來當墊背,不思他山之石攻錯,還真是令人汗顏。
延伸閱讀
贊助廣告
商品推薦
udn討論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