槍殺川普之友柯克嫌犯照片曝光…可能單獨作案 「彈殼刻有激進訊息」
日本東京破天荒暴雨!鄭明典直指「氣候變遷徵兆」:應該回不去了
綠議員詐領案 高院罕見自為裁定交保 指以有串證之虞羈押「違反武器平等原則」
最新文章
最多瀏覽
中信金(2891)獲利下滑...股價卻守40!專家:壽險雖衝擊但本業仍穩賺
如果只看 EPS(每股盈餘),你會以為中信金今年退步了,因為壽險資產受利率變動影響,帳面表現不漂亮。但投資金控,不能只盯著壽險部位,真正要看的,是銀行本業有沒有穩穩在賺。把銀行單獨拉出來看就很清楚:中信銀行前七月累計獲利 321 億,不但比去年同期的 270 億更好,還是歷史新高,這才是整個集團最可靠的現金牛。
監管政策將生效!中租、裕融...受惠將飆漲?專家:短線迎來利空出盡
為了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,尤其是年輕人群體免於過度負擔,金管會已正式公告自9月15日起,將中租-KY(5871)、裕融(9941)、和潤企業(6592)、日盛台駿(6958)等4大上市集團旗下共13家融資租賃公司納入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》適用範圍。 這項新政策的核心在於加強監管,讓消費者,特別是年輕人,在選擇融資租賃產品時能夠更清楚理解條款與風險,並獲得更多保障。 新規包括不得拒絕民眾提前清償、契約與廣告需完整揭露年利率與所有費用,以及禁止暴力或騷擾催收等。此外,業者將無法再利用過去的一些手段來擴增貸款金額,這意味著監管將使融資租賃業者的運作更為透明且可預見。
台股高點震盪...4月後大盤創高是實漲?專家3面向分析:行情結構不穩有風險
台股與美股自四月以來一路反彈、創下新高,不少投資人擔心行情來到高點,不敢進場。但其實只看指數並不足以判斷風險,透過市場寬度、大盤扣除台積電指數與融資餘額三大指標,可以更客觀掌握資金流向與市場真實結構。再搭配選股工具挑選低波動、高基本面的產業龍頭,投資人不僅能降低追高風險,還能在盤勢震盪時守住資金、穩健成長... 只看指數往往會讓人誤判行情,這時候「市場寬度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。透過玩股網開發的寬度指標,可以一眼看出有多少股票站上月線、季線甚至年線。最新的數據顯示,雖然大盤創下新高,但其實佔上年線的股票比例並沒有回到年初水準,代表大部分股票仍在盤整或原地踏步。換句話說,指數的強勁上漲主要是由少數權值股,尤其是台積電所帶動,並沒有擴散到更廣泛的市場。這樣的結構告訴我們,大盤看似強勢,其實基礎並沒有那麼穩固。
退稅還是抵稅?0050與006208…投資人報稅關鍵不同!
近期市場上關於市值型ETF的爭論,核心焦點就是要選擇0050還是006208。過去,0050常被批評管理費偏高、股價門檻高,不少投資人因此轉向費用更低的006208。不過今年情況出現變化,0050不僅
台幣美元不可能同時下殺?專家示警「曾發生過」:越想無腦賺越容易被收割
今年看到新台幣狂漲,美元狂貶,你有什麼感覺?是出國玩還是趕緊海外下單買東西呢,或者把台灣的投資部位轉移到美元資產去?理論上這樣是沒錯,隨著全球幾十年來的發展,台美資金、資產及產業鏈已經緊密相扣,所以市場資金的流動大概也是二選一。 舉個例子來說,美國只要啟動降息循環,代表美國經濟情況相對疲弱,如果台灣持續升息且總經熱絡,美元就會出走到新台幣,造成美元貶值、新台幣升值的情況,其實跟現在就有點類似。反過來說,2022年美國暴力升息,但台灣因為半導體庫存暴增加上疫情爆發的關係,所以相對弱勢,因此資金流向美元,新台幣則是貶值。總之新台幣跟美元的關係,就是此消彼長,同一批熱錢流來流去,所以看到五月開始的新台幣狂升,大家當然想都不用想,就把自己的錢換到美元資產了,這等於是對美元進行抄底,期待美元升值且新台幣又開始貶值,再把美元換回新台幣。
金融股漲是多頭最後一棒?不同週期、布局不同...大盤創高優先「1體系」
「金融股漲就是最後一棒」之所以流行,主因在多頭期間市場焦點集中於半導體與電子,金融股漲幅相對慢、存在感低;但從聯動關係觀察,金融股長期與大盤同向,空頭來臨時因資產與放款循環的反身性又容易被放大檢討。正確的理解應是:當國家經濟穩定、違約率低、風險資產評價改善時,金融業投資與放款雙主軸自然受惠;多頭尾段固然需更謹慎控風險,但並不代表金融股只剩情緒行情。
00919人氣居高不下...配息能力有跟上?專家:若淨值穩定向上不必擔心續航力
00919的受歡迎程度依舊居高不下,受益人數早已跨越百萬門檻,今年 7 月官方統計口徑下約為 132 萬人,顯示「穩定現金流」依然是台灣投資人的核心需求。人氣是一回事,投資人真正關心的,還是配息能否長期維持、領得到也填得回;評估這件事,最務實的切入點就是回到淨值體質與配息來源這兩個關鍵。
台股大跌後又拉漲...宏達電、集團股要帶頭衝?專家:兩者齊強不是好兆頭
題材股一日重挫後,今日再衝鋒!今天多檔集團股票全數一起大漲,只要有機器人、PCB、BBU以及AI眼鏡相關題材的個股,在昨日重挫後,今天多檔個股都在力拼站回昨日長黑K高點,然而目前看到指數量能不足,加上而有些題材個股其實獲利並沒有跟上去,還有昨日的上市融資僅減少12.58億,上櫃融資更是逆勢增加0.92億,市場可能開始出現法人、主力將籌碼丟給散戶的情況,連散戶多空比在昨日都迅速翻多!
金居、富喬、台玻越關越大尾?專家「籌碼鬆動恐反彈無力」:但目前熱度仍在
富喬與金居:短線火熱後的壓力 PCB族群在今年7月大漲,金居(8358)自55.2元漲到190.5元,漲幅高達245%;富喬(1815)則從34.45元漲到83.1元,上漲約141%。然而今日(2025/8/19),兩檔股票同日陷入處置交易,富喬鎖住跌停,金居盤中一度跌停,族群短線熱度急速降溫。
00878配息縮水、00915跌近-9%…高股息ETF真的不能買了嗎?
今年以來台股在AI題材帶動下強勢上攻,加權指數一路挑戰新高,含息報酬率約11%,大盤多頭氣勢如虹。相較之下,過去幾年大受歡迎的高股息ETF卻表現失色,不僅績效明顯落後大盤,部分產品的配息金額持續縮水,
宏達電(2498)終於睡醒?卡位AI穿戴市場 專家提醒:目前熱度多半市場炒作
七月底曾提到,宏達電(HTC)股價走勢向來與 TPK-KY(3673)有微妙連動,兩者曾被視為長期低迷的「難兄難弟」,在大盤強勢且將近尾聲的時刻,容易出現落後補漲的情況,這種「同漲同跌」的現象,讓它們成為觀察市場末段資金流向的有趣指標。 宏達電(2498)除了長期 XR 佈局外,今日(8月13日)股價也隨著AI眼鏡即將亮相而上漲,漲幅一度來到 6%。 AR 是在真實世界中疊加虛擬資訊(如 AI 智慧眼鏡即屬此類),VR 則讓使用者完全沉浸於虛擬環境,MR 則結合兩者,讓虛擬物件能與現實世界互動。 XR(Extended Reality,延展實境)是一個統稱,包含 AR、VR、MR 等所有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沉浸式技術,應用範圍很廣,包括遊戲娛樂、遠端教育、醫療訓練、工業維修、建築設計、軍事模擬等,只要是利用數位內容延伸或增強人類感官體驗的場景,都屬於 XR 的應用範疇。
台達電(2308)股價狂飆...下檔千金股?專家分析合理價:短線注意長線看漲
台達電最新半年報交出 EPS 9.31 元的歷史新高成績,獲利幅度超越市場預期,也讓不少券商與分析師直接將全年 EPS 預測上調至 18 元左右。若與 2024 年的全年 13.56 元相比,今年的成長幅度相當驚人。這背後除了 AI 伺服器相關電源供應解決方案需求強勁外,台達電在節能與自動化領域的布局也逐漸收割,毛利率結構持續優化。
通膨來勢洶洶...3大產業能扛!專家點名「3個股」:會漲又能搭配避險
近期市場持續熱議,在高通膨環境下應如何布局投資策略。然而根據主計總處最新數據,台灣2025年6月CPI年增率僅為1.37%,與一般消費者的實際感受似乎存在落差。本篇將深入探討通膨背後隱含的投資機會,提供專業投資人具體的佈局建議。
0050拆分後討論熱度下降?專家指「2亮點」醞釀中:高資產族也卡位節稅
0050今年六月「一拆四」後,每張價格從過去約20萬元調整至僅需5萬元左右即可入手,理論上應更容易引發市場熱議。然而,市場討論的熱度卻似乎在分割後快速退燒。表面冷清的背後,其實正孕育著兩個值得注意的關鍵亮點。
鴻海股價高歌猛進、子公司樺漢(6414)也吃香!專家看好:築底蹲起漲點
2025年初,樺漢科技(6414)宣布與越南光中軟體園區發展有限公司(Quang Trung Software City)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攜手打造結智慧綠色城市示範區,進一步鞏固樺漢在東南亞的智慧製造與城市平台布局。而就在一年前,樺漢也與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NCR Voyix 達成協議,成為硬體整合服務供應商。
鴻海(2317)目標價喊到300!專家試算給出「340」:以後195就是底部了
最近媒體紛紛將鴻海的目標價喊到300元,甚至更高,引起市場熱烈討論,但坦白說,這些喊價往往是為了製造話題居多,為了收視率考量,實際上缺乏基本面的支撐,本夢比居多,所以本文將撇開這些無稽之談,從鴻海基本面數據與營運表現,客觀理性來探討投資價值,回到「本益比」來看。 從營收數字來看,截至2025年6月,鴻海當月營收5,402.36億元,雖然月減12.26%,但年增仍有10.08%。若放大到整個2025年第二季來看,營收更達1兆7,973億元,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%,整體業績穩健向上,代表基本面狀況不錯。
亞泥(1102)迎止跌反彈?搭上中國內需順風車?專家:短期利多已兌現
亞泥(1102)7月17日除息,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.2元,今日(7/22)僅花四個交易日就順利完成填息,並搭上中午財政部公告的反傾銷稅政策利多,盤中氣勢強勁。然而,聚焦短線填息與題材發酵的同時,也該正視需求萎縮、匯率升值等問題。 台幣強升進入「2」字頭,也對亞泥帶來了雙面影響。 正面來看:水泥業仰賴進口LNG與煤炭,美元計價下台幣升值可降低燃料成本,有助於控制生產費用。 反面來看:同樣以美元報價的進口水泥成本也同步下降,讓外國競爭者在價格上更具優勢,進而壓縮國產水泥的定價空間與毛利率
魏哲家看好機器人前景...該衝正崴(2392)?專家:蘋果先拉貨、基本面蓄力
上周五(7月18日)正崴(2392)隨著台積電在7月17日的法說會上,魏哲家點出機器人、HPC動能強勁,也帶動正崴大漲5.17%,而在6月3日台積電股東會時,魏哲家也曾表示看好機器人,也讓6月4日的正崴股價攻上漲停。 但觀察一下就會發現,上次在魏哲家喊完之後,雖然正崴強攻了兩日,但後續就用四個交易似的時間將漲幅全數回吐,並且股價陷入整理,而這次正崴也在上周五強攻後,今日(7月21日)直接下跌3.98%,難道又要陷入整理了嗎?
聯電(2303)上半年營收成長...要補漲了?專家示警:匯損問題未解難起色
2025年上半年,晶圓代工大廠聯電(2303)交出營收1,166億元的成績,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約4%,表面上看來營收穩住了腳步,但投資人應該注意的是,營收僅是財報數據的一部分,真正影響公司價值的是獲利能力,而從更深入的財務數據來看,聯電的獲利狀況可能比想像中的還要嚴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