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

[社论]74%逾期,京畿道“金融福祉”的结果

朝鲜日报网

查看韩文原文
在韩国总统李在明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,曾推出年利率1%的低信用者贷款,最终迎来74%延滞率的惨淡结果。借款人中的39%直接失联。照此情况,贷款总额的五成约600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3亿元)将无法收回,最终需要用京畿道民的税金来填补漏洞。这项数据宣告了无视金融原理、强行出台的“金融福祉”政策的失败。

该个案例揭示了以“福祉”角度切入金融政策将招致何种后果。自2020年起,京畿道向信用等级垫底的10%人群,约11万人发放了年利率1%、最高300万韩元(约合人民币1.5万元)的贷款。这对于正常来讲需要支付10%以上年利率的低信用者而言是破格优惠。但今年贷款5年期满,京畿道确认后发现,每4人中有3人未还款,每10人中有4人直接失联。另外,有6000多人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不存在的号码。

利率是基于借款人信用水平核算的资金价格。信用低、债务违约风险高、利率越高,这是金融的运作原理。而李在明称向低信用者索要高利率太过“残忍”。弱势群体背负高利负担的现实的确令人惋惜,但无视金融原理必然会招致市场的失败,而损失最终还要由国民来承担。京畿道案例告诉我们,如果将金融与福祉、慈善系统混为一谈,不仅效率会崩塌,还会加剧道德风险。

然而目睹了这次的失败,李在明还在以“让高信用者多付0.1%的利息,帮助低信用者”的逻辑向金融机构施压。只能说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“利率诡辩”。市场混乱造成的损失最终会转嫁给国民。与其强行降低利率,不如提高低信用者的信用能力,这才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正道。例如,提供福祉层面的财政支持的同时,创造就业岗位提高收入,以培养他们自主偿还债务的能力。

输入 : 2025-09-15 10:11  |  更新 : 2025-09-15 12:19

朝鮮日報中文版 cn.chosun.com
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,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

TOP